我的寶貝兒子,因為和我感冒交互感染,造成他肺炎導致肺積水及中耳炎,目前住院中,而我自己,也在嚴重頭痛及感冒狀況下到醫院打點滴,不能去醫院照顧他,讓我心裡很難過也很自責~


 


  旻旻是在週一凌晨發現發燒,當下我和老公立即帶他去淡馬急診,我們在掛號後,由於值班醫師根本不在現場,等了10多分鐘後醫師才來,在檢查喉嚨時旻旻不舒服而全吐了出來,他的臉上也由於咳得太過力疹子都跑出來了,醫師說只是咳太用力造成的,沒有關係,只開了退燒藥、支氣管擴張劑及止咳藥,要我們回去再觀察。


  從去淡馬回來到週三旻旻持續退燒又發燒好幾次,婆婆帶他去看小兒科,小兒科醫師幫他檢查後覺得有點不太對勁,開了藥讓他吃,也表示若再度發燒要趕快回來看。隔天週四他又燒起來,但那家小兒科診所休診,我請婆婆到另一家小兒科診所看,醫師表示有感染的現象,建議去醫院。原本婆婆在觀察旻旻下午似乎好一點了,想不要去醫院的,但我們都覺得旻旻狀況不對,最好去醫院檢查。


  結果淡馬的醫師檢查後立即說要住院,已經是感冒的痰跑到肺部感染成肺炎,而且併發肺積水...週四當天下午我也是頭痛極度不舒服,在醫院看了醫師吃了止痛藥卻沒有好一點。當晚由婆婆及老公輪流照顧旻旻,而我是去了晚上10點到凌晨1點半的時段,週五我更不舒服了,下午回和信看門診打點滴,我不能再去馬偕看兒子了,以免他和我都更嚴重~~週六同事還到家裡來再幫我吊了點滴,插曲是由於我中午好一些了,就起身活動活動,在拖了全家的地板後,原週五留的針因為活動而血凝固無法再用,只好到樓下藥房再買用品,而藥房老闆娘責怪我們把旻旻拖太久了,說我們都不處理~在旻旻第一次發燒的當下我們就去淡馬了,醫師表示沒什麼的,而且這幾天我們都乖乖地讓旻旻照著吃藥,當他半夜咳嗽或發燒時,我和老公也是起來幫他拍痰,幫他退燒,醫生也有去看,只是沒料到會這麼嚴重,但當被藥局的老闆娘這麼說時,我道出了這幾天我們半夜幾乎都沒好好睡,一直在照顧旻旻的事,也許她會覺得我們做父母的在替自己辯解吧~但誰希望自己的寶貝變成這樣呢~~


  心裡的煎熬讓我很沮喪,但我卻不能表現出來,我必須自己先養好身子,才有體力去照顧他,再加上女兒芫媛週五在學校吐了2次,也讓我很驚慌,到底我們都怎麼了~~


  馬偕在採集旻旻喉頭上的黏膜作了化驗之後,得到的答案是:呼吸道融合病毒。上網查了一些肺炎的資訊


呼吸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務科主任 陳淑貞醫師 /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務科主任 湯仁彬醫師 


病源體


1. 是一種RNA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德國麻疹病毒同屬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2.在多種不同組織中培養都可產生特別的細胞融合現象(syncytial cytopathology),侵入呼吸道後會引起氣管上皮細胞壞死、黏液分泌、發炎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水腫。


流行病學


1.呼吸融合病毒是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在流行季節,小於1歲因細支管炎或肺炎而住院的病患,RSV均須列入考慮。在感染人類的病毒中,是唯一在新生兒時期即有高發生率的病毒,在小小孩的呼吸道疾病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全世界都有且每年發生,北半球流行期為每年1~3月,但遲至6月或提早至12月也有可能。

2. 高危險群包括


.早產病史


.支氣管肺葉發育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


.免疫不全者


.住在養育院、醫院等公共團體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3.兒童二歲前幾乎都會得到感染,之後在每次流行期再感染機會大約10~20%,年紀愈大感染機率愈低,嚴重度也愈低。在高曝露率的場所如托嬰中心,這些比率都會提高(首次感染100%,再次感染60~80%)。老年人冬季住院,10%是由RSV引起的,且造成約10%的死亡率,跟流行性感冒病毒差不多。

4.潛伏期4~6天,疾病表現期7~10天,病毒排放時間5~12天,甚至有長達三星期或更久,急性症狀之前2~4天最具感染力。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沬感染或經手接觸感染。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當寶寶發生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微燒的感冒症狀後,進一步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合併喘嗚的聲音,在這時候,您的寶寶就可能發生細 (毛) 支氣管炎的症狀了。細支氣管炎是發生幼兒的一種疾病,整個呼吸道均受到侵犯,特別為肺部的細支氣管。由數種不同的病毒造成侵犯,這些病毒也可以造成傷風或感冒類同的症狀。統計上指出呼吸合體細胞病是最常見的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亦為常見的一種病毒,其他則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




臨床上診斷的年齡為二歲以下為主,  幼兒得到感染多半經由較密切的接觸感染,家中患有感冒的較大兒童, 父母親或家中其他成員得到感冒或輕微不適,均可傳給幼兒。病毒的感染為飛沫傳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傳至另外小孩的臉部,經由接觸再傳至鼻或眼睛。進入感染, 大概3至7天後發生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


細支氣管炎通常開始呈現感冒症狀,有發燒及鼻塞現象,再經過2至4天,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造成剌激及呼吸道的阻塞,產生咳嗽及呼氣時的喘嗚聲,有些幼兒如氣喘發作的呼吸急促及困難,咳嗽聲亦較沙啞。發燒多半仍然存在,有時亦會消失,時間拖久,則大多數的幼兒胃口不振、睡眠不安,經常容易醒來。


 


經過了3至5天,通常喘嗚聲改善,但是病情仍然拖拖拉拉持續一段時間,鼻塞及咳嗽持續1至2週。


 


 父母親應如何面對


當父母親面對幼兒發生症狀而感到憂慮時,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


當幼兒發生呼吸困難,父母親看到每次呼吸時,胸部肋間肌收縮,上下起伏,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超過60下以上,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紺,則表示病情嚴重,應儘速送醫。



當發生胃口不振、發燒,幼兒感到耳朵疼痛,睡眠不安,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或就診。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的嬰兒感染細支氣管炎並不需特別的藥物治療,亦不必住院,父母親應耐心的照顧嬰兒的呼吸及飲食水份。利用噴霧器有助於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溼,以利排除通暢。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尤為重要的為飲用水份的供給、果汁或飲料,在疾病的初期均甚有助益。


當發燒超過38.5℃以上,則可考慮給些退燒藥物,目前為以Acetaminophen (Scanol,Tylenol,  Tempra,  Panadol)為主。有時醫師會建議用些藥物以治療咳嗽及喘嗚,藥物的使用與否,最好能與你的醫師討論。
因為細支氣管炎為一種病毒感染,因而抗生素一般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產生了續發性細菌感染,諸如耳朵發炎,這時候就可能必須使用抗生素了。幼兒得到細支氣管炎,並不須絕對限制幼兒的活動,大多數的幼兒均能根據其本身的舒適性來調整其活動力。

 

 


細支氣管炎的傳染性


當幼兒感了細支氣管炎,特別在發病的前數日,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生時,當咳嗽之時及打噴嚏之際,病毒隨著飛沫擴散出來,囗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均可呈現感染,持續期間約為一週或更久。
在家族中應如何避免其他人員的感染,應適當的注意及處理用過的擦臉面紙,適當的洗手,為預防病毒擴散的方法。當幼兒沒有發燒,飲食正常精神充足之時,則可以繼續參加一般性的活動或繼續托兒管理輕微的咳嗽及流鼻水是不要緊的。


 


 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特徵為產生喘鳴,有許多情形產生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諸如細小的異物吸進氣管內可產生喘鳴聲如同細支氣管炎反覆性發生細支氣管炎則要考慮是否為兒童氣喘。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鳴與幼嬰兒氣喘的症狀類同二者有時難以區分細支氣管炎的發作為一次多次發作應考慮氣喘的發作配合家族史過敏性抗體的升高可區別二者產生類同的喘鳴聲音,少數先天性的問題,如氣管軟化,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產生持續性的類同症狀,這些不同的診斷及處理,均應讓你的醫師知道,作適當的注意及處理


預後


死亡率約2%,多為高危險群



看來真的是媽咪我傳染給他的,媽咪好自責,媽咪自己現在身子還在調養又不能去照顧你,旻旻寶貝你一定要加油,趕快好起來,媽咪一定用健康的身體給康復的你惜惜,疼疼,抱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cheng3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